人生难得一知己,千古知音最难觅。在你的生命里,
可曾有这样一个人?相知相交,彼此懂得,纵使天涯相隔,依然思念不减,就算许久未见,情谊从未改变,每次相聚,都可痛饮畅谈,细数过往,知己作伴。就像苏轼和黄庭坚,滚滚红尘,惺惺相惜,从此心灵有寄、灵魂有依,任世事无常,也不再慌乱迷茫。
▲铜陵天井湖畔黄庭坚与苏东坡雕像
01 仗义执言,患难与共
1079年,“乌台诗案”爆发,苏轼被贬黄州,与他往来密切者,皆受牵连。当时情况尚未明朗,挺苏的有,倒苏的也不少;有人还有急于撇清关系,有人往来打点,祈求平安。此时的黄庭坚,不过是个人微言轻的小官,与苏轼平时只是笔友,甚至没见过面,此事本来可以与他无关,
但他不惜赔上前程,逆流而上,仗义执言,不仅上书高喊:苏子瞻是最了不起的文人,苏子瞻是忠君爱国的,苏子瞻无罪!还在苏轼生活困窘、精神寂寞的时候,不避时嫌,给他写信、对诗,诉说思念。
▲黄庭坚画像
在当时,此举无异于平地惊雷,冒天下之大不韪,幸好,宋朝有不杀文人的传统;幸好,苏轼有众多的粉丝为其奔走,幸好,以王安石代表的部分新党,还保持着士大夫的操守,最后,以苏轼被贬黄州结束此案,传唱千古的《赤壁赋》便在那里诞生。黄庭坚本人,只是得到了“罚金”处分。真正的友谊是什么?不仅是春风得意时的把酒言欢,更是贫困潦倒中的仗义执言。当知道你遭遇困苦时,感同身受,记挂在心,力所能及,永远站在你的身边,愿意尽最大可能帮助你脱离艰难。
▲苏轼画像
02 志同道合,惺惺相惜
时光回到数年前,那时的苏轼,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,凭借潇洒倜傥的个人魅力,圈粉无数,深宫中的太后,士林中的学子,乡野中的百姓,青楼中的歌姬,个个为他倾倒。而黄庭坚,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。虽然他也是学富五车,熟读诗书,七岁写出“多少长安名利客,机关用尽不如君”,十八岁全省乡试第一,二十二岁考上进士,但如此惊艳的履历,在那个时代实在有太多:范仲淹、欧阳修、王安石、司马光、柳永,理学宗师程颢、程颐兄弟,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”的张载……众星闪耀下,黄庭坚只是默默闪烁自己的光。
▲黄庭坚《惟清道人帖》页一次偶然的机会,苏轼出差,遇到了黄庭坚的岳父孙觉,孙觉就顺便拿出女婿的作品,希望大名士给提下意见,苏轼一见,大为欣赏:“这世上真的好久都没有出现过这样好的作品了!”苏轼尝见其诗文,以为超轶绝尘,独立万物之表,世久无此作,由是声名始震。——《宋史》苏轼可不是嘴上奉承,而是真心觉得黄庭坚有才华,后来,他又多次在宴席上诵读其诗作,第一次给少为人知的黄庭坚回信:“收到你的信很开心,你太过谦恭,似对我很畏惧,这又何必呢?我很想跟你交朋友。最近家人生病,回信晚了,你别介意啊。”▲苏轼《跋吏部陈公诗帖》这份赏识点亮了黄庭坚的前路,这封回信温暖了黄庭坚的一生。茫茫人海,幸遇知己,一句认同,一份尊重,一个包容,一池温暖,是志同道合,更是惺惺相惜,两个孤傲的灵魂,彼此找到归宿。知己无所谓身份地位的差异,更不拘泥于世俗、形式的牵绊,没有刻意,不问利弊,心之所向,欢喜自然。
▲黄庭坚《花气熏人帖》
03 诗酒作伴,并立山巅
1086年春,汴京,神宗去世后,旧党重新得到启用,此时的黄庭坚已经41岁了,而苏轼也已经49岁了,两个年近半百的老人,终于得以相见。神交十余年,书信往来,吟诗唱和,他们早已心神两契,相知相慕,相见之后,更多欢喜。在京城的三年,他们朝夕相伴、讲道论艺,酬唱赠答,切磋诗文,鉴书赏画,
日子过得快意极了,单是想互唱和的诗词都达百篇之多,诗画相融,心意相通,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情,不外如是。▲北宋汴梁城(《清明上河图》局部)在苏东坡的提点下,黄庭坚也逐渐走向了大宋文坛的一线,时人将两人并称“苏黄”,而黄庭坚也与秦观、晁补之、张耒,并称“苏门四学士”。黄庭坚对苏轼的仰慕之情终身未改,却也不盲目随从,不管是诗文还是书法,都自成一格。他学杜诗,讲究诗的炼字、用典,开创了江西诗派;他的书法凝练有力,极有创造性,成为一代书风的开创者,又和苏轼、米芾和蔡襄,在书法史上,合称“宋四家”。
▲黄庭坚《砥柱铭》,2010年拍卖近4.4亿人民币,是中国艺术品的最高成交记录
两人并立于高山之巅,还相互调侃,苏轼说黄庭坚的字太瘦,像树梢挂蛇;黄庭坚却说苏轼的字有些肥扁,像石压蛤蟆,嘴上嬉笑,但谁都知道,谁也无法代替彼此在心中的位置。古语常言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▲黄庭坚草书《诸上座帖》
▲苏轼《潇湘竹石图》(局部)
04 超越生死,风雨无碍
可叹世事无常,这样清闲自在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,我们都知道,苏轼的后半生一贬再贬,黄庭坚因每次都和他同一阵线,同样也是一贬再贬。二人相继离开汴京,
天涯苍茫,相见不易,唯有山水诗酒,聊以慰藉。苏轼写《春菜》,黄庭坚就写《次韵子瞻春菜》;苏写《薄薄酒》,黄和《薄薄酒二章》;黄写《食笋十韵》,苏就作《和黄鲁直食笋 次韵》;……那一年,苏轼被贬到了海南岛,贬到戎州的黄庭坚和朋友到无等院游览,突然看到了苏轼的题字,顿时心里像被砸了一拳:“见东坡老人题字,低回其下,久之不能去” 。▲戎州(现四川宜宾)”苏轼黄庭坚“雕塑两年后,苏轼在从海南北归的途中去世。
▲《寒食帖》又被称作是“天下第三行书”
▲黄庭坚《跋东坡书寒食诗帖》1102年,苏轼去世第二年,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,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,触景生情,悲从中来,提笔写下名传千古的《松风阁诗帖》,一句“东坡道人已沈泉”,
▲黄庭坚《松风阁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
何谓知交?在一起,有说不完的话,喝不完的酒,吟不完的诗,离别后,见到高山是你,见到深潭是你,多想你在身边。何谓知己?是历经流年的寻常,
苏轼和黄庭坚,一朝相知,终生知己,欢时同乐,低落时共浮沉,就像黄庭坚自己所说:“恰如灯下故人,万里归来对影;口不能言,心下快活自省。”古人云:人之相识,贵在相知,人之相知,贵在知心。这世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,
版权声明:内容整理自网络,原作者已标明或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爱国学网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