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——《春望》肃宗至德二载,已入不惑之年的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俘,押送到长安时,他望着昔日繁华热闹的长安如今在战乱中沦为废墟,触景伤怀,提笔写下了这首传诵至今的五律。诗中他伤时忧国、思念家人的愁苦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,也在大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于是我们以“现实主义诗人”的标签来定义杜甫,认为他是一个脚踏实地,不懂得浪漫,更与狂放不沾边的诗人。其实,年轻时的杜甫在放纵和疏狂上,从来都是“当仁不让”,在对才华的自信上,更是可以和李白匹敌。
幼年时,作为家中长子,杜甫得到全家的关爱,他写道:“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。”天资聪慧,七岁成诗,开口便是咏凤凰。少年时,他结交文人,“脱略小时辈,结交皆老苍。”觉得同龄人和他不在一个层面,只能与年长者结交,何等高傲!青年时,考试落第的杜甫没有沮丧失意,转头就收拾包袱开始了他肆意潇洒的漫游生涯,“放荡齐赵间,裘马颇清狂。”朝歌暮饮,裘马轻狂,好生快活。中年时,又一次名落孙山的杜甫提笔写下了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我杜子美熟读万卷诗书,写文章如有神助,并非我没有才华,反而我认为自己很出色“自谓颇挺出,立登要路津”。你们太过昏庸,不能慧眼识珠。
如此狂放真性情的杜甫遇到居功自傲、藐视皇帝的唐朝名将花敬定又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?且看杜甫《赠花卿》一诗锦城丝管日纷纷,半入江风半入云。
短短28字,将杜甫的愤怒化在纸上,表面夸乐曲,实则是狠狠地羞辱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,可见杜甫之过人才华。抛却了忧国忧民,不食人间烟火的“诗圣”外衣,方能看到杜甫有趣的灵魂。他有血有肉、有情有义,既狂妄不羁,也爱国深切;既伟大,也平凡。他满怀一腔热忱走过了一生坎坷岁月,从青丝到白发。人生坎坷不尽人意,跌跌撞撞那是在所难免。只愿你热爱生活,欢喜自己,不忧不惧,坦荡自由,有得有失有坚持,能哭能笑能尽欢,此生豪情逸志!
版权声明:内容整理自网络,原作者已标明或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爱国学网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