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国学古诗词网
国学日记 > 热门文章 > 900多年前,苏轼在海南度过人生的最后三年,开创了多个历史,海南人感激至今

900多年前,苏轼在海南度过人生的最后三年,开创了多个历史,海南人感激至今

品读诗词歌赋 2022-03-30


在海南,睁开眼睛就能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,看到最澄澈的天空和最洁白的云,在那里有365个崭新的日出,365场绚烂的晚霞等你。

因此近些年来,一到冬天,就有越来越多北方尤其东北的中老年人选择飞去海南过冬。旅居养老、候鸟养老成为一种新潮流。

网上有这样一个逗趣的小笑话:在海南扔下一块砖头砸到十个人,有八个都是来自白山黑水的东北那旮沓。 然而在古代,海南却是一个堪比影视剧中“流放宁古塔”的贬谪之地的存在。公元1097年,年岁已62的苏轼被一叶扁舟放逐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,在宋代,被贬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。海南岛茫茫隔绝于海外,相距京城几千里,闭塞落后,尚未开化,岛内还有毒蛇猛兽,遍地皆是瘴气疟疾。纵使是心大的苏轼,过着这样“食无肉、病无药、居无室、出无友、冬无炭、夏无寒泉”的生活,也难免心灰意冷了。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嘛,他很快就转换了心境,既来之则安之,海南也不是那么难以生存,再不济还有鲜美的生蚝可以吃呢。

再加上淳朴善良的海南人民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,苏轼终于和这次贬谪和解,在三年过后离开海南时,还曾写下“我本儋耳氏,寄生西蜀州””的诗句,视海南为他的第二故乡。海南人民无疑也是幸运的,遇到了这位旷古烁今的大文豪苏轼。苏轼在海南生活的三年中,不遗余力地推行文化教育,开辟学府,讲学诗书,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饱学之士。史书记载,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姜唐佐就是苏轼的得意门生。姜唐佐在苏轼左右侍奉,勤学好问,得到了苏轼的悉心栽培。在告别恩师临行之际,苏轼为他题诗:沧海何曾断地脉,白袍端合破天荒。这首诗只有一半,因为苏轼对学生说,等到他来日高中进士,再为他续上另一半诗。由此可看出苏轼对海南士子的殷切希望。

可惜的是,苏轼在遇赦北归途中去世了,享年六十五岁。两年后,姜唐佐赴京路过河南汝阳时遇到苏辙,才得知恩师已驾鹤仙去的消息。苏辙为胞兄补足了这首赠诗,也算圆了一个遗憾。生长茅间有异芳,风流稷下古诸姜。适从琼管鱼龙窟,秀出羊城翰墨场。沧海何曾断地脉,白袍端合破天荒。锦衣他日千人看,始信东坡眼目长。苏轼对于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不世的功绩,可以称之为海南文化的启蒙者。在苏轼走后,海南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,第一位进士符确。更是在此后的几个朝代中共出举人767人,进士97人。
除此之外,为解除民众疾苦,苏轼亲自带领乡民挖了一口井,取水饮用,改变了他们以往饮用塘水的习惯,减少了不良饮水的患病几率。当发现当地人不重视农业生产,多以荒田,以打猎为生时,苏轼又写下《劝农诗》,教育他们重视种麦种稷,积极发展农业。他在这片贫瘠苦难的土地上活得兴致勃勃,给自己的生命点燃了星星之火,给海南岛留下了燎原之势。

苏轼是一个乐天派,更是一个行动派,他擅长在苦难的生命历史中拯救自己,现在开始拯救别人。所以海南人也热爱他。在海南流传至今的有东坡书院、东坡村、东坡井、东坡田,东坡帽等等,表达了海南人民对他的深深缅怀和崇敬。不过说真的,不光是海南人民,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我们,都很难不爱苏轼吧?

版权声明:内容整理自网络,原作者已标明或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爱国学网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