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唐诗宋词元曲(ID:Tsscyqu)
“青梅如豆柳如眉,日长蝴蝶飞”,春分过后,万物开始茁壮生长。
万物新绿,鲜花绽放,到处都是春的气息。
清代的大书画家郑板桥,诗词也写得很好。有一年春天,他与几个朋友一起春游,欣赏着春色美景,陶醉在明媚的春光里,禁不住诗兴大发,开口吟出一首《春词》:
真乃大家春忙。”
【赏析】
这首《春词》全篇56句,54句带“春”,全诗嵌68个“春”字,难得的是晓畅自然,一气呵成,没有丝毫斧凿的痕迹。
春花、春曲、春酒,听春,看春,品春,一应俱全。
春风,春暖,春日,春长,一首《春词》,描绘地淋漓尽致,让人回味无穷。
历史上还有一些咏春诗,也是句句不离“春”字。
湖南长沙郊区出土的一把唐代瓷壶上刻有一首五言咏春诗:
春水春池满,春时春草生。春人饮春酒,春鸟弄春声。
无边的春雨细细,春水满了池塘,池塘中春草向上,酝酿着勃勃生意。
春日的清新饱满扑面而来,人们在春天里饮酒,在春天的鸟声里沉醉。
短短四句诗,用词的典雅简朴深邃,8个“春”字,描绘出一幅春光图。
由静入动,清新不腻,这浓酿清新的春天跃然纸上。
民间有一首《春帖儿》,一口气用了10个“春”字:
春日春光春水流,春原春野放春牛。春花开在春山上,春鸟落在春树头。
还有一首《春歌》,全诗28个字,用了12个“春”字:
南北朝时期,梁元帝萧绎有一首《春日》:
梁元帝的《春日》,算是最早句句嵌春字的诗了。
全诗共计18句,90个字,用了23个“春”字。
除了描写春光、春色的美好,对春景、春思、春惘之情也尽情抛露。
让人兀觉意味深长、情真意切,颂叹的同时,亦不免有些唏嘘感慨。
古人在遣词造句的功夫上,可以说是穷尽了趣味和才华,一个春字重复使用,不但没有多余之感,反而将春天描写得淋漓尽致。
真可称得上是,才高八斗,才思敏捷,堪为后世文人的典范,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一首呢?
版权声明:内容整理自网络,原作者已标明或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爱国学网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