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杨上柳下 校正/编辑:莉莉丝
全 文 约 26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
一提到皇室,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各种诸如“尊贵显赫”、“权倾天下”、“唯我独尊”之类,但如果加上一个前缀“前朝”,画风就立马大变,顿时成了“凄凄惨惨戚戚”。古往今来,前朝皇室大多数都是命运多舛,无论是南北朝、五代十国,还是宋朝、明朝,惨遭杀害处决乃至灭门灭族都是家常便饭,也许被南朝齐太祖萧道成诛杀的前朝皇帝宋顺帝刘准临死前遗言“愿生生世世永不生在帝王家”(死时年仅13岁)才是这些前朝皇室们最真实的内心写照。然而历史也有意外,有些前朝皇室,不仅避免了血流成河的惨状,还能在后朝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地位和尊崇,甚至还能对朝政施加少许影响,这其中最为典型的,首推三国曹魏,以及五代的后周柴家了,那么,这两家,到底谁才算的上是“史上最佳”的前朝皇室呢?
地位待遇上,曹家稳占上风
司马家族历经祖孙三代人的“接力”,终于由司马炎“成功上位”,建立晋朝称晋武帝。而作为被其取而代之的曹魏最后一个皇帝曹奂,则彻底沦落为了亡国之君。不过相比于爷爷司马懿、爸爸司马昭对曹魏皇室的大开杀戒,司马炎还算宽厚,不仅未对曹魏皇室进行“清算”,还进行了种种优待。司马炎将曹奂这个天子“降格”为陈留王,封在曹魏起家的邺城,而且还给了其食邑万户,更夸张的是,还允许曹奂可以公开使用天子旌旗,行魏国正朔,而且给予其“上不称臣、收招不拜”的礼遇。某种意义上可以说,司马炎相当于待以曹奂“外国君主之礼”(清朝灭亡后民国对清室的态度也与之类似),比起汉献帝刘协(虽然可以用天子旗号但仅仅被封公爵)来说,已经是大大超过了。西晋灭亡,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后,对曹家依然待遇如故。东晋一次朝议排定位次的时候,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当时的第四任陈留王曹灵诞为“国之上宾”,而当朝太子则是臣子,因此曹灵诞应该在太子之上。从中也可以看出曹家在晋朝超然而尊崇的地位。
蒙恩时间上,两家伯仲之间
曹魏作为一个正式的朝代来说,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到266年曹奂禅位给司马炎只有46年(即使笼统的从216年曹操称魏王算起也不过50年),但在后世却又存在了214年,其中跨越了西晋、东晋、南朝宋代等三个朝代。而五代后周作为正式朝代在史上只存在了短短10年(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都仅仅在位五年就去世,尤其是柴荣, 39岁就英年早逝,否则可能不会有赵匡胤什么事),而其家族在有宋一朝都受到了优待,时间跨度达300余年之久。虽然柴家在蒙恩“时长”上超过了曹家,但曹家除了在西晋、东晋以外,还在一个不相干的南朝宋代继续延续,所以总体来看,两家应该算是伯仲之间。
后世知名度来看,柴家大大超出
虽然《三国演义》作为名著已经是家喻户晓,但也不过止笔于西晋灭吴统一天下,对于曹家在后世的待遇自然只字未提。除了正史上有限的记载,作为“前朝皇室”的曹家基本上成了透明人一般的存在。而相比之下,柴家则有名的多。在很多以宋朝为背景的文艺作品中,都对柴家后人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,并将其刻画为位高权重且图谋复国的存在(当然与史实并不相符)。很多人物形象都深入人心,比如《水浒传》中广招门客、结交豪杰的小旋风柴进,《说岳全传》中武功高强、野心勃勃,妄图与岳飞争夺武状元之位的小梁王柴桂,以及在很多以包公为主角的公案小说乃至影视剧作品里频繁露脸的“柴王爷”等等。从上述来看,如果仅从政治待遇和地位来说,曹家无疑要远胜过柴家,而柴家则得益于各种文艺作品的渲染,在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完胜。总体来说这两家都可以算历史上少有的结局不错的前朝皇室了。
两家被优待的背后原因
能造成这样的局面,首先在于西晋和北宋的开国皇帝都相对来说较为宽厚仁爱。晋武帝司马炎,尽管史上评价不算太高,但其不仅对于曹魏乃至蜀吴的亡国之君们都能以礼相待,不加侵害,对于敢于当众斥责其“可比汉朝恒帝、灵帝”的大臣刘毅,也能褒奖有加,这都足以证明司马炎也许能力并不突出,但为人尚不失宽厚。而赵匡胤也是如此,无论是对后周以及十国的亡国君主,还是以“杯酒释兵权”的方式解除将军们的军权,也都体现了其仁德的一面。虽然说司马炎和赵匡胤也都是“逆袭”夺位上台,但对于大多数对前朝皇室大开杀戒的帝王,已经尚属难得了。
版权声明:内容整理自网络,原作者已标明或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爱国学网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