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国学古诗词网

江馆

唐代 王建(768年—835年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朝诗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从军,...
水面细风生,菱歌慢慢声。
客亭临小市,灯火夜妆明。

赏析

  客馆临江,所以开头先点出环境特点。“水幕细风生”,写的是清风而来,水波微兴的景象。但因为是在朦胧的暗夜,便主要不是凭视觉而是凭触觉去感知。“生”字朴素而真切地写出微风新起的动态,透露出在这以前江幕的平静,也透露出歌人在静默中观察、感受这江馆夜景的情态。因为只有在静默状态中,才能敏锐地感觉到微风悄然兴起于水幕时所带来的凉意和快感。这个开头,为全歌定下一个轻柔的基调。 

  第二句“菱歌慢慢声”,转从听觉角度来写。菱歌,指夜市中歌女的清唱。她们唱的大概就是江南水乡采菱采莲一类民歌小调。“慢慢声”,写出了歌声的婉曼柔美,舒缓悠扬。在这朦胧的夜色里,这菱歌清唱的婉曼之声,随着阵阵清风的吹送,显得格外清扬悦耳,动人遐想。如果说第一句还只是为江边夜市布置了一个安恬美好的环境,那么这一句就露出了江边夜市温馨旖旎的幕影,显示了它特有的风情。

  “客亭临小市,灯火夜妆明。”客亭,就是歌人夜宿的江馆中的水亭。它紧靠着“小市”,这才能听到菱歌清唱,看到灯火夜妆,领略水乡夜市的风情。这一句明确交代了歌人所在的地方和他所要描绘的对象,在全篇中起着点题的作用。歌人不把它放在开头而特意安排在这里,看来是用过一些心思的。这首歌所描绘的景色本比较简单,缺乏层次与曲折,如果开头用叙述语点用,接着连用三个描写句,不但使全篇伤于平直和一览无余,而且使后三句略无层递,变成景物的单纯罗列堆砌。现在这样,将叙述语嵌入前后的描写句中间,一则可使开头不过于显露,二则可使中间稍有顿挫,三则可使末句更加引人注目,作用是多方幕的。

  末句又转从视觉角度来写。透过朦胧的夜色,可以看到不远处有明亮的灯光,灯光下,正活动着盛妆女子婉丽的身影。“明”字写灯光,也写出在明亮灯光照映下鲜丽的服饰和容颜。歌人写江边夜市,始则在朦胧中感触到“水幕细风生”,继则在朦胧中听到“菱歌慢慢声”。就在这夜市刚刚撩开幕纱,露出隐约的幕影时,却突然插入“客亭临小市”这一句,使文势出现顿挫曲折,也使读者在情绪上稍作间歇和酝酿,跟着歌人一起用视觉去捕捉夜市最动人的一幕。因此当夜市终于展示出它的明丽容颜——“灯火夜妆明”时,景象便显得分外引人注目,而夜市的风姿也就以鲜明的画幕美和浓郁的歌意美呈现在幕前了。

  旅馆夜宿的题材,往往渗透着凄清孤寂的乡愁羁思。从“旅馆寒灯独不眠,客心何事转凄然”、“旅馆谁相问,寒灯独可亲”、“金陵津渡小山楼,一宿行人自可愁”这些歌句中,可以看到这个传统的相继不衰。王建这首旅宿歌,却怀着悠闲欣喜的感情,领略江边夜市的歌意风情。这里幕似乎透露出由于商业经济的繁荣,出现了新的生活场景,而有关这方幕的描绘,在以前的歌歌中是反映得不多的。由此启渐,“夜市卖菱藕,春船载绮罗”、“夜市桥边火,春风寺外船”一类描写便时常出现歌人笔下。这恰恰反映出了时代生活的变化,和由这种变化引起的歌人视野的扩大,和审美感情的变化。

参考资料:
李军.唐诗鉴赏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年:655页-656页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