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国学古诗词网
国学日记 > 诗词大全 >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> 《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》创作背景

《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》创作背景

创作背景

  吴江亭则因为与诗人的两位好友张先、蔡襄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,故更能勾摄起对友人的怀念。北宋康定元年(1040)词人张先(字子野)在吴江当县丞,将江边的如归亭“撤而新之”,蔡襄(君谟)在亭壁题词云:“苏州吴江之滨,有亭曰‘如归’者,隘坏不可居。康定元年冬十月,知县事秘书丞张先治而大之,以称其名。既成,记工作之始,以示于后。”(《中吴纪闻》卷三)

  庆历三年(公元1043年),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,推行新政。苏舜钦被范仲淹推荐,担任集贤校理。当时朝中保守派势力强大,新政无法顺利进行。次年,苏舜钦按惯例将所拆奏封的废纸换钱办酒庆赛神会,邀请好友十余人参加。保守派乘机攻击他偷盗奏封纸,他因此被除名为民,同席的人都被免官。接着,他的岳父宰相杜衍、好友范仲淹都被罢官,新政失败。他削职为民,避居苏州。在阴雨初睛的中秋之夜,他登临此亭,望着一轮圆月,感慨从中而来。

参考资料:
李梦生.宋诗三百首全解: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7:39-40
张鸣.宋诗选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4:108-110